戰“疫”說|“後浪”在前沿
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萌
“請您戴好口罩,然後掃碼、測溫後再進入小區,謝謝您的配合。”大學生誌願者、遼寧何氏醫學院的董文瀟微笑著對每位進入沁奧小區的居民說。8月9日,記者見到董文瀟時,她正在疫情值守點忙碌地工作著。除了在小區門口值守外,董文瀟還負責和小區對接返鄉人員登記,把誌願者分包分戶,完成電話走訪,登記常住人口核酸檢測信息等,期間父親來叫她回家吃午飯,她隻說我這裏還有工作,一會兒吃泡麵就行。

“這次疫情防控工作,我們村的大學生誌願者可是幫了大忙,尤其像我們這些老同誌對電腦統計不精通,我們這些大學生誌願者是自己帶電腦來為大家統計的。”南孔村村支書張小毛說。
沁陽市王曲鄉南孔村除本村村民外,還管轄著三個小區,常住人口就有3000多人,3000多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靠十多個黨員和大學生誌願者來完成,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。
“我們這些大學生誌願者每天早上六點就來到值守點了,一幹就是一整天,夜裏12點多回去都是家常便飯,一點都不嬌氣。”張小毛接著說。

像董文瀟一樣的大學生誌願者在沁陽市王曲鄉有140多人,從疫情防控工作第一天起,誌願者們就開始在村口進行路口排查、物資發放、信息統計、測溫消毒,每一項工作他們都用心完成。
“為幫助誌願者們盡快熟悉工作,同時保障他們自身安全,我們專門組織誌願者進行了培訓,幫助誌願者盡快了解當前防疫形勢,熟悉工作流程,要求完成培訓後再上崗,誌願者的核酸檢測、疫苗接種率均達到100%。”王曲鄉黨委書記楊誌武說。

“當我們打贏這場抗擊疫情之戰的時候,便會覺得之前經曆過的所有委屈、焦慮和恐慌也不過爾爾,最重要的仍然是這一段路途中知識的補充、心智的磨練,最難能可貴的是,經過時間的沉澱完善了我們的人格!”董文瀟說。
疫情防控工作的好幫手——大學生誌願者們,他們的加入,既為各村防疫工作減輕了負擔,又為抗“疫”工作爭取了時間,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讚。
編輯:姬姣姣